厦门海域海漂垃圾激增 环卫工一周打捞上百吨
厦门海域海漂垃圾激增 环卫工一周打捞上百吨
双体船结构的海上环卫船。
起吊装置将垃圾装上清洁车。
文/本报记者 林路然 见习记者 陆晓凤
图/见习记者 林铭鸿
机械环卫船来回清扫从6趟增至12趟,垃圾装载集装箱从3箱增至15箱——自上周三以来,厦门海域上的海漂垃圾暴增,短短一周,已打捞上百吨。海上环卫站的工作人员表示,此次海漂垃圾为今年内最多。昨日,记者登上机械环卫船,探秘海上环卫工如何在海上作业,守护这片厦门海。
【发现】
暴雨加天文大潮
近期海漂垃圾增多
昨日下午两点,记者随行的机械环卫船从西堤环卫码头出发,驶上厦鼓海域。一路上,海漂垃圾不多,只在内厝澳附近海域出现零星的水草和木头。“今天退潮在上午,因此上午的垃圾会比下午多,光上午打捞上来的垃圾就有10个集装箱。”船队队长张宝福说,预计下午的垃圾量为两到三箱,每个集装箱的垃圾重量为2.5吨到3吨。
经过厦鼓海域,环卫船来到演武大桥附近,那里的海漂垃圾骤然增加。张宝福说,上周末海漂垃圾达到峰值,从鼓浪屿到白城沿海更出现了长达3公里、宽约1米的垃圾带,从大树到死鱼无所不包。
张宝福介绍,上周九龙江流域突降暴雨,再加上正值农历天文大潮,厦门海域遭遇今年以来数量最多的海漂垃圾,光一天就有30多吨。
“环卫处在九龙江口设置了两个监控探头,对从九龙江口涌出的海漂垃圾进行实时监控。” 副队长陈志达告诉记者,海漂垃圾将通过实时监控影像被清晰的反映在环卫站的电脑屏幕上。一旦海漂垃圾变多,他们会马上启动应急保洁预案,延长作业时间,增加清扫次数,以确保整个海面的清洁。
【打捞】
两名船员合力
摆正三米长树枝
环卫船驾驶员欧祺达操控着方向盘,按下按钮,环卫船继续前行的同时,铺着白色大网的垃圾收集斗也缓缓入水。在演武大桥附近,各种垃圾随着水流被卷入收集斗中。突然,一根三四米长的树枝斜卡在收集斗的入口,出不去也进不来。两名船员来到收集斗旁,手握耙子,一脚踏上收集斗的边沿,整个人重心后移发力,第一回,树枝仍不为所动,第二回,其中一名船员干脆两只脚都踩上收集斗,使出吃奶的劲,用耙子拉扯树枝,另一名船员在旁边一同使劲。几个回合下来,树枝总算“正位”,被拉进收集斗。
【处理】
不同种类环卫工具
分工明确各显神通
下午五点左右,机械环卫船重新回到西堤环卫站,垃圾收集斗内的网被停放在岸上的转运机器吊起,网内的垃圾被装进集装箱。不到一个小时,这一箱箱的垃圾就被环卫车送至几公里外的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。
不同种类的环卫船分工明确,机械环卫船清理海面上的大部分海漂垃圾,而对于岸边、藏在礁石、桥底下的海漂垃圾就只能靠灵活的小木船出马。受船身限制,小木船还要靠天吃垃圾——对于演武大桥桥底下汇集的海漂垃圾,他们就只能等到退潮的时候才能清理。不同于机械环卫船的作业模式,小木船的人工作业模式更加辛苦,工作人员只能用耙子打捞海漂垃圾。
【特写】
行船速度考验耐心
近至厦鼓海域,远至五缘湾,将近62平方公里的海域上,每天都有将近50多人从事海漂垃圾的清扫工作。作为90后,才从业3年的欧祺达已经能够宛若老手一样熟练地操控整艘船。开船并不难,对于血气方刚的90后来说,环卫船5公里每小时的行船速度才会真正考验他的耐心。
夏日炎热加上整个海面的热浪,环卫船俨然成为一个天然的烤箱。即便是开着16摄氏度的空调,不出20分钟,欧祺达的衣服就被汗水浸湿了。(厦门网(微博))